中国医师节I致敬医者;人民健康的守护者 薛应中

后台-系统设置-扩展变量-手机广告位-内容正文顶部

医师,人民健康的守护者,在漫漫从医路上,付出诸多辛苦,只是为驱散千般病痛。医师,执着于精湛医术,是为了救死扶伤、为患者带来健康和希望。医师,为了践行“健康所系,性命相托”的誓言,他们“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”,兢兢业业,无私奉献。在2024年第7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,让我们走进一位在中医领域深耕细作、默默奉献的陕西名老中医薛应中。感受他在临床实践中如何运用古老的中医智慧解决现代健康问题,为推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方面所做出的不懈努力。

一、悲秋情绪抑郁症高发

秋天好比一天中的傍晚,是转折的时期。傍晚或入秋后,特别是阴雨连绵时,寒则收引,寒则伤阳,都会导致阳气升发无力,人的情绪也就低沉消极。

悲秋是情感上的抑郁,忧郁症是人病理上的抑郁。有一些年青人由父母陪同找到老中医薛应中,主诉闷闷不乐、兴趣减退,入睡困难,眠浅易醒,食欲差,总是有无价值之感,反应迟钝。看着孩子痛苦的样子,家长非常着急心疼。

其中有一个很严重,说内心感到彻骨的寒冷、快乐感完全丧失、满心都是求死的欲望,整个人就像被掏空一样。家长在家守着一步也不敢离开,晚上孩子不睡家长也不睡。家里所有人都不能正常生活,晚上常常睡不着,凌晨三四点就醒来,家长说;“孩子搞得我也抑郁了”。

上一年这个孩子还在北京积水潭医院看过,医生说了几句,就建议就院治疗,还有些怨言,“我给你说的,比一个心理医生说的都多了,怎么就不听话呢”。孩子母亲说,除了“你的病很重”、以及一味地催促住院之外,实际上也没听明白医生到底说明白了什么。

二、认清抑郁的本质;非医学问题,与社会心理多因素有关

抑郁从某种角度说是认知上出了问题,和其它疾病不太一样,与社会心理因素有着密切关系。说白了,这不是医学问题,青少年还不能像成年人那样本能地、老练地与环境谐调,导致身心失衡。

薛老认同家长的作法,没有选择住院是明智的。抑郁症并没有明确、可量化的病理诊断,那些先进的核磁共振之类,都不能作为诊断或者排除的依据。再说百忧解之类,一旦停药,往往心理上容易麻痹放任,很可能再次回到原来的生活方式中去,一旦压力逐渐积累,再遇上重大事件打击,往往可能再次复发。

而且据相关报道,因为研发成本高,周期长,看不到回报,现在大部分大脑神经疾病药物临床试验都停下来了。医药行业是一个晴雨表,我们可以感受到,人是有限的,人的发展终是有限度的。

薛老提醒家长,住院的环境会更加暗示孩子,“我是一个精神疾病患者”,这种心理暗示,会把情况弄得更糟糕。

三、治愈“思障”病例,揭示抑郁与认知执着的关系

薛老见过最严重一例,是患者产生思维缠绕,一个念头定住反复思量,无法止息,越挣扎,陷得越深,终于导致惊恐发作,外人视之如常,但在他眼中,外界已是颠狂可怖的人世,过度的紧张与恐惧,导致患者夸大胸闷、呼吸困难等主观症状,家人不得已带他做检查,心脏指标一切如常;医生又怀疑他是精神分裂,反复折腾许久,发现也是子虚乌有。

那是二十多年前,还没有互联网,图书馆里抑郁症资料和书都很少。但薛老已经意识到,实际上,这也是抑郁的另一种反应:“思”之郁导致心神失常。

“思则气结”。思虑过度就会导致肝脾气机郁结,从心理角度看,“认知执着”是另一种“思则气结”状态。《类经·情志九气》曰:“思之无已,则系念不解,神留不散,故气结也。”张景岳所讲的“思”,也正是这种认知循环闭锁的状态。思虑过度则伤“神”,神伤则生恐惧。

这个病例更真切地意识到,思是抑郁症的主要病因,这种病因主要是“思障”。按现在的话说就是认知障碍,人类的问题是反复思考,思绪狂乱而不得止息,那不仅是抑郁,更是要疯的。

思维长期凝集于一个焦点,思想不能转移到其他问题,俗称“钻牛角尖”,这种认知执着是非常要命的。那些貌似心脏病发作的表现,则是因为失望、沮丧、绝望等负性情绪进一步恶化,对治疗信心不足,所以胸闷、呼吸困难的主观感受加重。

薛老采用针药结合方法,理气解郁,宁心安神,患者起初不配合,无兴趣,不抱希望,但随着身心症状的有效改善,抑郁、恐慌程度日减,他终于看到了希望。多年以后再见到他,已经是一个神志清晰、精神充沛、思维敏捷、谈吐轻松自在的中年人了。

四、中医对抑郁症常见证型与脉象特征

中医学以前并无抑郁症的病名,与其相类似的描述,散见于“郁证”、“脏躁”、“百合病”、“癫证”等篇章中。郁症属中医情志病范畴,其发生多因七情所伤。中医文献中以郁、忧、悲、愁、哭等描述字样的内容予以收录,病位多涉及肝、心、脾、肺、肾五脏。

明代《医学正传》首用“郁证”一名。常见证型有:肝郁气滞证、肝郁化火证、肝郁脾虚证、心脾两虚证、痰气郁结证;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、活动能力减退、思维与认知功能迟缓为主要临床特征。在临床中,薛老发现抑郁症患者最常见沉细脉和弦滑脉,阳气郁滞,气血内困,不得宣通,故而脉见沉细。

五、 调畅气机是治疗郁症的关键

说到这里不得不再谈到“气”这个本源的话题,因为调畅气机作为治疗郁症的关键,是不可忽视的,也是把握治疗抑郁症的本质所在。

很多年轻人在薛老看来,问题很简单,就是气不够了,能量不够了。在跟外部世界交流的时候,有些跟不上,还有些消化不了,外部世界的复杂程度他适应不了,很多事情都变成了阻碍。在这种状态之下,形、气、神或者说身、心、意都处于被压制、全面退守的状态。

举一个直观的例子,智力水平一般、又很上心苦读书的孩子,常有脊柱侧弯的问题,心血不足,血压也低。

《素问·本神》提出:“心气虚则悲”;《灵枢·天年》云:“血气懈惰,故好卧。”《诸病源候论》也有“五脏气不足,发毛落,悲伤喜忘”的论述。《景岳全书》也说:“真阳不足者,必神疲气怯”。因此,阳气亏虚是根本性的病机。

气之不得无行也,如水之流,如日月之行不休。故阴脉营其藏,阳脉营其府,如环之无端,莫知其纪,终而复始。若阳气不足,或郁而不行,则神失温养振奋,见精神抑郁不乐,忧愁伤感,甚至悲观绝望;或见思维迟钝,思考问题困难;或见身形倦怠,不爱活动等。

从中医角度来看,当一个人情绪低落,脉弦细,有阳虚寒湿之表现,同时心失所养,脑神失聪,致自卑、自罪、自责、恐惧、焦虑情绪充斥,脾失健运,血行不畅,但没有实质性的严重病机,这样的病例很常见,说白了,这不是医学问题,青少年还不能像成年人那样本能地、老练地与环境谐调,导致身心失衡。所以只要调养一下就好。

薛老曾经救治过一个在高中时期心理绝望几乎陷入绝境的女学生,她后来考上了公务员,进入卫生系统工作。她想把薛大夫当年对她说的话,告诉每一个现在面临抑郁症的同学,“你只是正气不足了,而不是神经出现问题了,只要你补足能量,就会好起来的。你遇到的问题,是成长与环境之间的必然冲突,如果你正气充盈,就会很快克服与战胜它,这不是抑郁症,甚至可以说,与疾病根本就没有关系,只是青少年成长的必经之路。”

六、从脏腑到肺阴虚到抑郁症的演变

提到“郁”,医生就容易想到“肝郁气滞”,其实不能孤立地看待抑郁症病位在某个脏腑,因各脏腑间是相互依存的。一脏一腑之疾,往往牵连与其相属、相克、相生或部位相近的诸多脏腑。

比如说林黛玉这种性格特征,最易出现肝郁气滞证。但她的病根在肺。肺脏通过主气、司呼吸而统领一身之气,又通过宣发肃降、使人体之气得以升降出入,使气血津液宣通于五脏,洒陈于六腑,全身气血再通过经脉汇聚于肺,故谓“肺朝百脉”。

林黛玉思虑过度,多愁善感,情绪不宁,情志不遂,肺之阴血已然不足,渐成心肺阴虚之证, 正是因虚而郁。时间久了,就表现为精神抑郁、多疑易惊、沉默寡言、悲忧善哭、失眠等症。在中医看来,就不是肺病或肝病的问题了。

七、中医与西医治疗抑郁症的差别 ,及中医疗法的优势与实践

从中医的角度看,抑郁症是气血双虚和情志不畅相叠加造成的。所以说,抑郁确实值得全社会重视,但也不宜过度放大。

西医主要采取抑制剂,据他们自己的研究成果,对心脑血管、消化系统、内分泌系统,会产生较大影响。最突出症状即为消化道症状,表现为恶心、呕吐、口干、便秘;心血管症状表现为心律失常,出现各种心电图改变;以及肝肾功能损害、精神变得萎靡不振等。

其实中医主要采用针灸疗法和中药疗法,其优势是从根本上缓解抑郁情绪,见效快、副作用小,薛老认为以后在临床上应该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。

比如《金匮要略》中的“百合地黄汤”,就有润肺益智、清心安神、安和五脏、抗抑郁的作用,不少中医院都做为实验,证实如果进行辩证化裁,疗效可谓确切。

医生要耐心与患者交流,像谝闲传一样,东一句西一句看似无心地说话,了解患者的家庭、工作、学习等情况,看是否有意想不到的、可导致负面情绪的不良因素存在。一旦对病机诊断明了,宜以一治法统帅全局,以一主方贯穿始终,然后随症应变,直至患者逐渐达到一个平衡状态。

八、现代社会如何预防抑郁症

当一个人气血能量很低的时候,他的身体状态就会很差,他的内心状态、意识状态也会很低。而一个家庭和谐、很积极、很正面、很有精气神的年青人,哪怕身处于暂时的贫穷与不顺之中,也是不容易产生自卑感或其他心理问题的。

健康的胃不会厌倦食物,每天吃都不烦。健康的肺不会厌倦呼吸,不会觉得呼吸是浪费时间。阳气温煦、正气充盈的人体,不会厌倦日复一日的平常人类活动,哪怕是这活动有些劳累、或者过于琐碎平凡。

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,年轻人要提高心性修养,增加其应对工作、学习压力的心理承受能力,促进身心健康。养心安神不是老年人的专利,也是青年人预防抑郁症的关键。抑郁就象乌云,我们只要心里知道,那只是乌云而已。阴晴圆缺是人世的常态,会有云开雾散的一天。就如同是春暖花开,自然界莺飞草长,大地上的能量升发起来,各种树木枝繁叶茂,就把一冬的寒气驱走了。

一位从患者到医者的心路历程和深刻感悟

下文出自一位因病获薛应中先生救治、继而与中医结缘,最终走上医学之路的患者。她中医药大学毕业后,进入卫生系统工作,像薛应中大夫一样,践行着救死扶伤、服务患者的初心与信念;在下文的自述中,我们可以看出,这位昔日的患者,今日的医务工作者,因为这段特殊的心路历程,她的认识与感悟,也更为独到、珍贵而深刻:

张誉夕的中医学习心得

昔日的小患者张誉夕近照。现在她已考取公务员,进入了卫生系统工作。

今天是2020年10月10日,是一个平淡但不平常的日期,像以往一样,来到单位正常上班,今天的任务是外出宣传,主题是“世界精神病日”,恍惚间,仿佛看到了13年前的这一天。

那天一大早,我跟随父亲来到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医院,排队加挂号,总共用了有4个小时,等该我看病的时候,已经是午饭后了,清晰的记得那天中午,太阳有些刺眼,而我依然是吃了一口饭就饱的状态,这样的状态已经有三个多月了,父亲实在是没有办法,几经劝说,我最终同意来这里检查,挂的是神经科。

检查的过程我记得不是特别清楚,大概记得是给头上戴了一个类似于帽子的东西,上面全是电线,做完这个检查项目又做了一个类似于问卷调查的东西,直到下午,检查结果出来了,确诊是“抑郁症”,医生当时跟父亲说抑郁症还是挺严重的,孩子随时有可能从学校窗户跳下去,那时候,我内心的压抑和烦躁,让我很想逃离那个空间,但是无能为力,最后医生给我开了很多药,几乎都是抑制精神类的药物。

回到家,我依然是把自己关进房间里,躺在床上,又开始莫名的流眼泪,没有任何食欲,父亲过来跟我说,不要紧,吃了药就会好起来的,那时候我对抑郁症不是很了解,也不懂这个病症随时都会摧毁我内心最后一道防护。

一周后,因为同学间的一个玩笑,我选择了最过激的方式来伤害自己,吞服了大量的西药,那个时候是无法面对同学之间的玩笑,也无法面对自己的学习成绩差,不想与外界任何人接触,更不愿意去和他人交流,有时候别人对我过于热情,内心都会有很强的防备,也没有任何食欲,那一段时间,总是无缘由地流眼泪,不敢跟外界的任何人有过多的接触,一个人躲在房间,好像才有安全感。这样的状态,一直没有跟家里人说,生怕家人不懂也不明白,那时候心理压力也很大。

从医院开回来的药,晚上父亲就让我吃了,但到凌晨还是睡不着,眼睛一直睁着,仿佛抑制精神类的药对我没有一点用,而且越来越烦躁。第二天,我内心已经临近崩溃,几经周折,父亲决定带我去看中医试一试,那时候听说西安有个老中医,看疑难杂症效果挺好,我自己也没有想到,这个中医大夫,成为了我人生道路上的转运人。

这位老中医,我叫他薛爷爷,他让我坐他跟前,开始给我把脉,大概3分钟左右,就跟父亲说,医院靠仪器检查就定为抑郁症是错误的,孩子是长期学习紧张,脾胃吸收功能差,供血不足,体质虚弱,加上不按时休息,久而久之,导致体质虚弱出现的状况,坚持吃些中药会好的。薛爷爷让我心里不要有紧张恐惧情绪。完了给我开了7副中药,说你先回去吃着,很快就能好起来。

当时我还是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,因为那时候并不了解中医的神奇,薛爷爷还叮嘱我不要再吃西药,因为有很大的副作用。随后我就跟父亲回到家,开始服用中药。

吃了大约5天左右,我开始有食欲了,想吃一点东西了,父亲眼看我有所改善,放心多了,那时我内心也已没有什么抵触心理了,可能这就是一种缘分吧,后来又去找薛爷爷,继续吃中药,大概又吃了1个月左右,我的心情也有所改变,已经愿意和他人进行交流,也不再一直把自己关在房间里。

就这样,我坚持吃了3个月的中药,3个月后的我,已经和正常人一样了,记忆力比原来更好,饮食和睡眠都变得正常了,整个人也变得精神了许多。

从这个时候,我对中医开始有了兴趣,这一年,我上高三。也是因为吃中药调理,我的记忆力也恢复了正常,能够如常的上课和学习,生活也变得正常了。

我一边上学,一边用中药调理身体,在高考结束后,我毅然决然选择了报考中医药大学。家里人都很支持,在读大学的5年,我有幸一边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,一边跟随薛爷爷进行中医实践,这些年,他的耐心一直让我感动,因为中医最重要的就是辩证论治,对于疾病的认知需要很扎实的理论功底,薛爷爷就很耐心的指导我,在碰见特殊疾病需要去辩证的时候,薛爷爷一直都是把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我,并且经常会跟我讲一些特殊疾病的治疗方法以及防治。

因为我当初体质不太好,每年初夏,都会一直发低烧,在薛爷爷这里开上两周的药,吃下就药到病除了,从那之后,每年春季,薛爷爷就告诉我要以防为主,会给我开些防治骨蒸的药方,薛爷爷的用心良苦,也是我一直坚持学习中医的强大动力。

现在我已经工作,毕业后考上了公务员,也一直坚持从事中医工作,我想这一生,我都会一直记得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,并且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同时也尽量用更宽阔一点的视角,去认识人类和疾病的问题。

现代医学一再降低疾病门槛,将疾病表征当成疾病本身,高血压、糖尿病、高血脂等诊断标准一再放宽,甚至肿瘤病理诊断标准也不断放宽,医学进步反而使得健康人越来越少。甚至正常的精神应激反应与状态,也变成了疾病,抑郁症、多动症、行为异常、肥胖、睡眠障碍、脱发等,都成了重要的医学和疾病特征。而薛爷爷用他的医学实践,无言地告诉我们:你没有病,别紧张,一切都会好的。

现代医学将超出“正常”生物参数范围的情况定为疾病,是到了应当适度反思的时候了。

在这次疫情中,人们可能遭遇假阳性和假阴性的诊断;再比如说,疾病可以导致心脏增大超出正常范围,但运动员的心脏常常超过正常大小并伴有心动过缓却不是病态;还有更普遍的,很多人血糖或血压在“不正常”范围,但机体功能却很正常。

所以薛爷爷当时告诉我,他就不认同“精神抑郁”这种疾病,这个很表面的字眼:“抑郁”,很能蒙蔽人。

世上就没有这种病?我当时以为,这是医生宽慰患者的精神疗法。从医后的我才明白,很多疾病的界定,的确对患者有害无益。

我也是学医以后才知道,西医治抑郁,用药如5-羟色胺等,副作用主要有食欲不振、恶心、呕吐、腹泻等消化道症状;意识不清、昏睡、兴奋、紧张、不能放松、发脾气、烦躁不安、闹心、心烦、不能静坐、伤人等精神症状;心慌、出汗、寒战,体温最高,严重的可达到40°C以上,血压升高,心动过速等植物神经紊乱症状;还有震颤、肢体抖动、肢体肌肉强直、牙关紧闭等症状。

我很庆幸,自己当年还是个孩子,没有滥用药物,否则后果不堪设想。不说负作用,这些药的深层原理,我现在也大致明了,实际上是通过麻醉神经来消除症状,但麻醉药效一过,病情依旧甚至更加严重,因为身体已经受损了。

有人开玩笑说,预约医生,来早了,就是焦虑症,准点来,是冷漠症,来晚了,那肯定是拖延症。总之,你是不可能做为一个正常人离开医院的,全是病。

我如果能遇到中学时代的自己,我一定会微笑地告诉当时那个几乎陷入绝境的女孩:“你只是正气不足了,而不是神经出现问题了,只要你补足能量,就会好起来的。你遇到的问题,是成长与环境之间的必然冲突,如果你正气充盈,就会很快克服与战胜它,这不是抑郁症,甚至可以说,与疾病根本就没有关系,只是青少年成长的必经之路。”

一般没有经历过的人不会理解,“神经病”、“抑郁症”这样的字眼,足以将一个高中女生的一生彻底击毁。等到成年后才明白,那就是几个字眼而已。但一切都无法挽回了。我知道当时的一个案例,情况和我差不多,但是被医院诊断为“抑郁症”,患者和一家人如临大敌,想尽方法救治,最后据说不再“抑郁”了,但看其精神状态,可能又得用“痴呆症”来命名了。相比之下,我可以说是幸运得多了。

现代医学必须要走出自然的数学化趋势与统计学崇拜。在大数据时代里,我们要重建自然与健康的关系。统计学意义不能等同于临床意义,医生的专业是医学,一门博大的学问,医生的专业不是统计学,只会看检查报告对比指标的,不会是合格的医生。对样本量过于关注、对辩证关系过于漠视和无知的,也不会是一位好的医生。

另外的感悟就是,现代人对于中医是存在许多误解的,中医在身心疾病的治疗中,其实也是大有可为。从医后才知道薛大夫的可贵,在很多知名医院,有很多种疾病,可能多次复发,这样的疗效竟然可以叫治愈。还要终身服药,这也能理直气壮地叫治愈。这样的治愈的标准与薛大夫这样的民间中医相比,令人感叹。

上医治未病之病,中医治欲病之病,下医治已病之病。在我眼里,薛应中爷爷是中医的摆渡者,年复一年,日复一日,他把身心偏离正常轨道的人,渡到正常的彼岸去;把我这样普通的人,也牵引到了“自渡渡人”更宽广的大路上。

后台-系统设置-扩展变量-手机广告位-内容正文底部